传播法治文化,弘扬法治精神。
新征程
您当前位置 :  首页 > 人物

浙江永康方岩山的“80、90、00后”接力守护者

2025-02-20 来源:快报网

  丹霞赤壁间,青石小径盘桓而上,千年古祠的香火在晨雾中若隐若现。山脚处,浙江省永康市公安局方岩派出所的警徽正与朝阳同辉。这里是永康方岩,北宋名臣胡公“为官一任,造福一方”的文化传承地。

  当数字化浪潮漫过古驿道,藏蓝身影与红袖标们正以不同姿态守护着这份传承——有人用十四年丈量出警民连心路,有人用科技重构千年福地安全网,更有人把青春的脚印刻进蜿蜒山径。

“80后”潘勇进:十四年铺就警民同心路

  走进方岩,古朴典雅的景致扑面而来,百余家商铺与民宿交织出浓郁的烟火画卷。在这热闹的市井中,常常能看见一个身影频繁穿梭。他有着黝黑的皮肤、憨厚的笑容,左襟口袋常年别着的三支不同颜色的记号笔,谈话间,笔尖流转,将这一方的市井喧哗,悄然融进平安注脚。

  他,便是“80后”民警潘勇进。“红色标注隐患商铺,蓝色记录商户需求,绿色勾画调解进度。”说到景区的治安管理,他心得满满,每逢景区旺季前夕他都会逐家上门走访。2024年,他在共治警务模式中下功夫,选取景区公司、商户主成立了一支“商铺联调小队”开展协防、协管、协宣、协查工作。

  年初一的凌晨,一阵争吵声、碰撞声打破了老街的宁静。老街经营馄饨肉麦饼的两家商铺因接待问题发生争执。潘勇进收到联调小队紧急信号后,第一时间指派就近执勤的警力前往劝导。第二天他再次上门走访,从共富角度化解两家商铺之间的矛盾点,双方和好如初、公平竞争。

“90后”孙北辰:科技赋能守护千年福地

  “飞过去看一下天门情况如何!”胡公祠前,民警孙北辰手持对讲机,有条不紊地指挥调度着安保工作。无人机盘旋山间,实时传输景区动态,智能监控屏幕上,游客流量、重点区域安全状况一目了然。数字警务的齿轮,在这片千年福地悄然转动。

  2015年,这位“90后”民警孙北辰初入方岩派出所,主攻刑侦案件。10年后,他作为教导员重返方岩派出所,肩负更大的责任,也见证了数字警务带来的全新变革。“以前巡逻靠脚力,现在靠算力。”他介绍,景区“天眼”遍布,10个SOS报警柱覆盖偏远角落,4组警力按大数据分析的客流高峰精准值守,预估人流情况及时进行分流。

  “游客量一多,关于小孩走失的求助就会增多。为此,我们的无人机、视频巡查组是24小时在线联动。”孙北辰说道。2025年春节期间,日均受理找寻走失人员求助6人次,平均用时8分钟,找寻效率大大提高。

“00后”郭志成:以老带新踏出成长之路

  山上随处可见的不只是藏蓝,还有一群经验丰富的“红袖标”,他们是方岩景区“警保民”队伍,熟悉每一条山径、分流路径、每一处关键部位。“00后”新警郭志成跟着这些“老师傅”蹚出了守山的第一步。

  年轻人初来乍到,面对景区复杂的安保工作,难免有些不知所措。“分流点路线怎么走?能通往哪里?我一定要原路返回……”他回忆起,在天门执行分流任务时曾遇上一个不太配合的游客,一时不知如何应对。那时还是旁边的程师傅帮忙协调沟通,为其介绍了另一条风景优美的分流路线。在春节忙碌的日子里,郭志成跟着这群“老师傅”穿梭在方岩山的各个角落,不断汲取经验,景区的地图在他脑海中愈发清晰。

  方岩山的平安守护之路,正是胡公精神穿越千年的时代回响。在这里,青石板镌刻着历史,无人机俯瞰着当下,而警民携手的温度,始终是这片福地最动人的底色。(供稿单位:永康市公安局方岩派出所)

[编辑: 本报责编]

免责声明:
        快报网转载的内容,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,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与快报网无关,您若对该稿件有疑议,请与我们联系。

上一篇:王世勋:根植社区,守护我最朴素的愿望

下一篇:成都新津:社区里的索玛花·曲木尔呷木与6300名家人的故事

奋进新征程
分享按钮